徐正源道歉!成都蓉城只剩25人,足协杯出局或三大皆空_球员_管理_伤病
在足协杯半决赛中,成都蓉城通过点球大战不敌河南队,遗憾止步于此。赛后新闻发布会上,主教练徐正源的诚恳歉意与疲惫的语气交织,令人心疼。他表示球员们已经尽全力拼搏,但对于折戟沉沙的结果,他感到深深的愧疚。如今的成都蓉城仅剩25名可用球员,听起来分外悲壮但背后却隐藏着许多管理上的疑问与困扰。
回想年初,蓉城的阵容壮观,拥有多达35名队员。然而经历了残酷的赛季阶段,到了八月,球队人数骤减至25人。替补席上常年坐着U21小将,非但未能形成所谓的青春风暴,反倒让人感到无限无奈。这并非徐正源的借口,而是他无奈表达的事实:目前的队伍实在难以继续支撑下去。
伤病确实是足球运动中的一部分,但如此大规模的减员,是否真的仅仅是伤病的原因?在赛季中期,当其他球队积极补强阵容时,成都蓉城却选择了冷静应对,甚至将部分球员外租,比如廖力生和唐淼。这一系列的“逆操作”令人百思不得其解。明知球队在冲击亚冠,以及中超争夺前列的重要性,却主动削弱了自己的替补深度,这究竟是战略上的放弃,还是管理层判断失误所致?
徐正源作为一名颇有风度的教练,愿意将一切责任揽在自己身上,并称赞球员们为球队付出了精力与努力。然而,他的言辞却透露出深层次的信息——“替补深度不足”、“赛程密集”、“换人无从”等等,所有这些反复提及的关键词,绝非单纯的运气问题。
在高强度的三线作战下,单一阵容无法支撑,将导致球队的崩溃。球员们不是无所不能的机器人,体能的透支必将引发伤病和比赛关键时刻的失误。最终在点球大战中失利,看似是偶然,但其实是体能和心理双重透支的必然结果。
如今,足协杯的征途已然结束,余下的任务是中超与上海双雄的争斗,然而亚冠的强敌环伺,出线希望渺茫。赛季初期的豪言壮语正快速走向“三大皆空”的惨痛现实。
这让人不禁思考:究竟是谁将这支原本蓬勃发展的球队推向了如今捉襟见肘的境地?不得不反思俱乐部在战略规划、球队建设及球员续约方面是否存在系统性的问题。是否是预算不足?还是内部协调失灵?抑或是对多线作战的残酷性估计不足?徐正源的道歉,听来更像是一种对管理层无声的抗议。
